對話柳州市民政局局長王紅:欠發達地區如何做好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
信息來源:《中國民政》雜志 發布日期:2023-08-08 09:05 【字體:小中大】

近年來,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作為第四批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優秀城市以及2021年首批全國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項目地區,以滿足老年人服務需求為導向,大力發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破解居家養老難題。柳州市民政局局長王紅說:“目前,柳州基本建成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城鄉聯動發展的基本養老服務體系,探索出了一條欠發達地區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改革新路?!?/span>
中國民政:請您介紹一下柳州老年人口現況。
王紅:廣西是全國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較早的?。▍^)之一,柳州是全區人口老齡化速度快、程度高的城市之一,呈現發展迅猛、增長快、高齡化等特點。2016年至2020年,柳州市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從59.7萬人增加到71.48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從15.36%上升到17.19%,其中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從40.1萬人增加到51.73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從10.32%上升到12.44%。同時,柳州也有自身特點。柳州是一個老工業城市,老舊小區多,許多老年人來自省外,比較開放包容;柳州雖然在廣西的GDP排名第二,但仍屬欠發達地區,所以我們一直在探索適合自身實際的養老服務發展路徑;柳州對養老一直非常重視,連續多年將養老服務工作納入市政府工作報告和深化改革任務,建立了由市領導任組長、32個部門作為成員單位的工作專班,形成了上下貫通、橫向聯合、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工作格局。
王紅:為完善社區養老服務設施,我們出臺《新建住宅小區配套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用房管理辦法》,要求剛性配建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與新建住宅小區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驗收、同步移交。截至2022年底,全市新建小區移交社區養老服務用房46處,共計1.5萬平方米。我們還聯合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出臺《養老服務設施布局規劃(2020-2035年)》,規劃新增養老服務設施643處,其中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138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設施505處,解決了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多少、建在哪”的問題。目前,柳州已建成街道為老服務中心32個、社區為老服務中心31個、居家養老服務站88個,街道為老服務中心覆蓋率達100%。
除了用房、用地,針對用人難、監管難等痛點問題,我們不斷強化要素支持,破解養老服務發展瓶頸。為解決用人難,我們連續多年制度化舉辦免費培訓和養老護理職業技能大賽,提升一線養老護理員技能水平;通過在高校開設養老服務專業、在機構設立養老實訓基地的方式,在柳州城市職業學院、柳鋼仙源頤養中心建立市級康養人才培養基地、實訓基地,養老服務機構向學?!跋聠巍?,學校實行訂單式培養,加強供需對接。目前,全市養老機構護理員上崗培訓率和持證率都達到95%以上。為解決監管難,我們出臺《關于建立健全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 促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通過開展部門聯動、日常監管和質量考評等,強化養老服務領域質量安全、從業人員、運營秩序等方面的監管,促進養老監管與服務雙提升。
王紅:是的。針對不同服務對象,我們開展了多種形式養老服務,著力滿足老年群體多層次、多樣化服務需求,逐步探索適度普惠基本養老服務。
首先是做實居家服務。我們通過政府購買服務與市場化運作相結合的方式,每年財政投入近1000萬元,將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和城市低保家庭、低收入家庭、計劃生育特殊家庭中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納入服務范圍,為他們提供生活照料、醫療保健、緊急救助、精神慰藉等服務,每年累計服務12萬余人次。
其次是拓展社區服務。在街道為老服務中心周邊15分鐘步行范圍內,我們建設了若干功能各異的社區為老服務中心作為補充和延伸,將其打造成集養老床位、老年活動中心、長者飯堂、康復輔具租賃點等于一體的養老服務綜合體,有效化解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模式單一、可持續發展后勁不足等難題,實現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從有到優的轉變。
最后是探索醫療上門服務。這項工作主要是依托家庭養老床位建設開展的。2021年,柳州入選全國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項目地區,我們制定實施方案,提出為經濟困難的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建設2000張家庭養老床位,同時依托有資質的養老服務機構和醫療機構,將專業養老服務和基礎醫療服務延伸至老年人家中,并對老年人家庭進行適老化改造,配備了康復輔助器具和老年智能產品。2022年,我們出臺了《關于推進居家養老—家庭養老床位服務醫養結合的實施辦法(試行)》,鼓勵養老服務機構與醫療衛生機構建立簽約合作關系,將老年人健康管理和醫療服務納入服務內容,通過優勢互補、分工協作等方式,開展家庭醫生簽約等服務。目前,已為居家老年人提供醫療上門服務5042人次。
此外,為加快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切實提高基本養老服務的公平性、可及性,柳州結合自身實際,于今年3月制定《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工作方案》。方案在國家、自治區基本養老服務清單16項內容的基礎上,增加了6項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內容,同時,相關要求和標準更加細化明確。
中國民政:我們了解到,今年柳州在居民小區探索了“物業+養老”服務模式,為老年人提供探訪、關愛、助餐、應急、康復等服務。養老服務發展需要社會力量加入,請您談談柳州在這方面的舉措。
王紅:探索“物業+養老”是我們今年養老的重點工作,也是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的成果之一。這些年,我們一直積極引導社會資本進入養老服務領域。一方面,通過扶持政策,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我們出臺《柳州市街道(社區)為老服務中心服務質量考核及補貼辦法(試行)》,對每個為老服務中心補貼3萬~6萬元,并對投資、運營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企業,免征增值稅、契稅、不動產登記費等,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減按90%計入收入總額,用水、用電、用氣按照居民生活類價格執行。另一方面,通過舉辦養老服務項目供需對接會,搭建政府部門和企業交流的平臺,在引入優質的養老服務企業和社會組織的同時,大力培育本土養老服務品牌。截至目前,全市培育本土養老服務企業和社會組織11家,引入養老服務企業和社會組織5家。
王紅:養老服務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完全靠政府投入是不可能的,這就需要我們整合各種資源,柳州這樣的欠發達地區更需如此。這項工作很難,要求我們有更高站位、更大格局去考慮問題,還要向基層學習。在農村調研時,我們發現有些村把閑置房產整理出來,主動鏈接資源,把無人照管的老年人集中起來看護,為探索農村互助養老提供了有益嘗試。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沒有終點的。未來,我們還要進一步完善養老服務體系,探索多功能、專業化、零距離的養老模式,全面提升基層養老服務工作水平,努力實現“幸福養老在柳州”的目標。